保育上的省思
台灣早在1896年由英人亨利氏在萬金庄採集到本種植物,其後日籍植物學者亦加以報導,台灣植物誌第一版和第二版皆有加以記載;整理其分布地區大致為嘉義(中埔)、台南(麻豆、烏山頭)、高雄(旗山、月世界)、屏東(萬巒)等地區,就以上資料來說應該容易看到才對,但事實上本種目前在台灣已經非常少見,造成其族群衰退數量減少的原因推測如下:
一、生育地被開發破壞:台灣西南部平原和丘陵地區,海拔高度大約500m以下,這些區域是人口密集之處,幾乎已經被開發殆盡成為農田或果園,再加上農民常用殺草劑來清除雜草,因此只要是開發過的區域,本種就難以生存。
二、外來植物競爭:本種的生育地是道路邊緣、疏林和灌木林下之開闊地,這些地方目前充滿外來植物,例如大花咸豐草、馬櫻丹和銀合歡等,而本種為高度僅20㎝的小草本,在競爭上處於弱勢,而且種子靠彈射方式來傳播,距離相當有限,傳播相當不易。族群逐漸減少,且原有族群不易拓展,在競爭上處於弱勢,容易被消滅。
近年來只有在台南和高雄丘陵山區曾有採集紀錄,此區域因為地質為青灰岩,土壤沖刷嚴重,植物難以生長因而被稱為月世界,在這種區域開發不易,外來植物因常被沖刷,很難全面覆蓋,因而留下少數開闊的生育地可供羞禮花生長。今天羞禮花就在這一個區域獲得喘息。
羞禮花雖然不是台灣特有種植物,但卻是一個分布最北的族群,有些特性可能和熱帶地區大不相同;羞禮花纖細優美,因環境的改變而逐漸消逝,我們對他的瞭解卻這麼少,如不善加保育,也許有一天我們只能在書籍中才能欣賞到它美麗的容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