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介紹
 
 雙子葉植物                  

菊科Asteraceae

 1.大花咸豐草 2.鱧腸   3.紫背草  4.匙葉鼠麴草  5.兔仔菜  

 6.金腰箭   7.長柄菊   8.一枝香   9.三裂葉蟛蜞菊 10.黃鵪菜


1.《大花咸豐草》

學名: Bidens pilosa L. var. radiata Sch.

別名:鬼針草、同治草、白花婆婆針


特徵:
  大花咸豐草是一種常見的菊科植物,為狹翅黃星蝶和黃紋粉蜜蝶的源植物。它是一年生草本,分枝方形,莖可達1.5公尺高。葉對生,常三裂,具粗鋸齒緣。大花咸豐草四季皆會開外圍白色,內圈黃色的頭狀花序,明顯又多蜜的花吸引蝶類為之傳粉,白色花瓣長約 1cm,是最近歸化的強勢雜草,佔據咸豐草原有的大片生育地。它的瘦果為黑褐色,具倒鉤刺,可附著於人畜身上而傳播,拓展快速。

  大花咸豐草分佈在平地至低海拔的平野,當初蜂農將大花咸豐草從琉球引入台灣,便是看上它四季開花,花粉產量大,可供蜜蜂採集利用。結果,強悍的繁衍力和設計精巧的種子傳播方式,使得大花咸豐草成為平地、路邊野生植物的優勢族群。

分布:
   原產太平洋諸島,現在已成為全省野地馴化的野生植物。因適應良好,數量有多於本土咸豐草的趨勢。

參考資料來源:華龍國民小學陽明山國家公園


      

大花咸豐草
大花咸豐草是野外的優勢種

瘦果具有倒鉤刺,藉此傳播種子
 

2.《鱧腸 》

學名: Eclipta prostrata L.

別名:墨菜、田烏草

 

 

 

特徵:
  醴腸是一年生的挺水草本植物,高10~60cm,又稱墨菜或田烏草,因為它的莖葉折段後很快就會變黑。主根細長,微彎曲。莖基部常匍匐著地生根,上部直立,圓柱形,綠色或帶紫紅色;它的葉子成對的生長,葉片為披針形,長長的葉片邊,帶有小鋸齒;莖碰到土就很容易生根。只要水分夠,醴腸就會不斷的向上長高,但是在乾燥的地方,反而趴在地面,減少水分蒸散。

  醴腸開花時,頭狀花徑約九公釐左右,外圈是白色的舌狀花,中間全是黃色的管狀小花。黑色的種子沒有冠毛,卻能夠浮在水面上,藉著水流散佈各處,在潮濕環境中發芽生長。嫩葉可以吃,是鼎鼎有名的救荒野菜。

分布:
  潮溼地、田邊和溝渠旁十分常見,以小群落方式存在。


  

鱧腸
還未成熟的果實,成熟時是黑褐色

鱧腸
外圈舌狀花,中間為管狀花,
小巧可愛

鱧腸
醴腸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地方

 


  


指導老師:謝宗欣 教授  網頁建製:吳虹毅
Copyright (c) 國立臺南大學 All rights reserved